单位名称(全称) |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| 单位所在地 | 乌市大西门 |
---|---|---|---|
单位属性 | A独立科研机构 | 是否属于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 | 否 |
所属行业 | 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| 上级主管单位 |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|
成立年月 | 1973年08月 | 法人 | 顾政一 |
单位联系人 | 贺金华 | 通讯地址 | 乌市新华南路140号药物研究所 |
电话 | 0991-2326572 | 传真 | 0991-2326560 |
主要业务 | 建所40多年来,我所以自治区医药产业发展为需求,发挥新疆药材资源优势,突出特色,以技术创新为支撑,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、医药行业共性技术、公益技术中发挥了排头兵和生力军作用,催生和助推了一批区内制药企业的起步、发展和壮大,为新疆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。目前,我所承担着自治区近70%新药研究与开发任务,其中80%为维吾尔药,均居区内医药类科研院所首位;在维药新药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,我所在DNA分子鉴定技术、逆流色谱技术、抗病毒技术、PDA技术以及滴丸剂、巴布剂、缓控释等新剂型应用方面处于全疆领先水平,并填补自治区多项空白。 | 服务内容 | 转基因食品 | 中药材各饮片 | 片剂 | 注射剂 | 其他制剂 | 胶囊剂 | 营养成分 | 食品添加剂 | 有毒有害物质 | 微生物过敏 | 食品接触材料 |
专业技术人员 | 博士5人;硕士33人;本科29人;高级职称26人;中级职称29人;初级职称15人; | ||
单位简介 | 新疆药物研究所为自治区属公益类科研院所,隶属于自治区卫生厅。长期以来承担着新疆新药民族药研究与开发、技术应用与转移、技术推广与辐射示范、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多项重任。自1973年建所以来,已发展成为新疆医药研发系统规模最大、人数最多、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,并在区内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医药科研机构,为新疆医药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现挂牌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医药研究所、中国CNAS认证实验室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理毒理实验研究中心、自治区维吾尔药重点实验室、新疆现代维吾尔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”。 经过40多年的科学研究实践,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中药鉴定、资源开发、制剂、化学、分析、质量标准、药理、毒理和文献研究的科技骨干,已初步形成一个学术活跃、氛围浓厚的创新环境和一支人才结构比较合理、高效精干的创新团队。目前,全所拥有博士研究生4人,硕士研究生26人,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5%以上;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,首批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”1人,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1人,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,自治区优秀青年专家1人;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师生导师9人。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荣誉称号1人,“自治区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3人,“开发建设新疆奖章”2人,“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个人”1人、“自治区优秀职工”1人、“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”2人。 建所以来,我所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50余项,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余项;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;出版专著5部;获得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50余项;90%以上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;与区内外60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合作;产业化后所衍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。 目前我所承担着国家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“十一五”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;承担自治区“十二五”重大科技专项、自治区人民政府“地产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”专项等自治区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。 |
||
实验室介绍 | 药物分析室是我所的一个窗口科室,是自治区维吾尔药重点实验室组成部分,自创所以来就一直为我所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,在我所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我科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(维吾尔药分析实验室)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。实验室现有人员7人,其中博士1人、硕士5人、本科1人,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人、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人,是一支素质过硬、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。 | ||